降解塑料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,通过微生物、光照、氧气或水分等作用逐步分解为水、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的塑料,主要分为生物降解、光降解、热氧降解和可堆肥塑料等类型,广泛应用于包装袋、农用地膜及一次性餐饮具等领域。根据《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》(GB/T41010-2021),生物降解塑料需明确标识材料组成、降解条件及适用产品类别,确保环境安全性。

国际可降解塑料市场于1997年规模达2000万磅,2004年预计增长35%。中国自2022年实施生物降解塑料国家标准以来,五年累计减少传统塑料袋约200亿只,降低碳排放84万吨。2024年8月,中国科学家研发出基于基因编辑微生物的可降解“活”塑料,通过芽孢包埋技术实现废弃塑料快速降解。日本2025年发现新型环保塑料LAHB,可在深海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无毒物质。全球产能逐步扩大,预计2025年中国PBAT和PLA年产能将达700万吨和100万吨。
发展趋势:
1、根据不同用途及环境条件,进一步深化研究,并通过分子设计研究,改进配方,开发准时可控性环境降解塑料,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攻关课题。
2、积极研究开发高效价廉光敏剂、氧化剂、生物诱发剂、降解促进剂、稳定剂等,进一步提高准时可控性、用后快速降解性和完全降解性。
3、加速研制生物降解塑料或普通塑料与淀粉、纤维素或无机材料填充共混或合金化技术,以及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与天然材料涂覆层合技术为热点中的热点。
4、水解性塑料和可食性塑料,由于具有特殊的功能和用途而受到世界瞩目,从而成为环境适性材料的又一热点。
5、为加速降解塑料的发展,各国正致力于加速研究和建立统一的降解塑料的定义、降解机理、评价方法和标准。
6、探索及培育能降解普通塑料的菌株,使广泛使用的普通塑料用后具有易降解性,以适应环保要求。同时十分重视培育可生产聚酯的生物性植物等,以降低生物降解塑料的成本,有利于推广应用。




